娃喝多了豆浆会性早熟?假的!真正危险的是这种豆浆!

豆浆是一种受到我国民众喜爱的饮品,据传现磨豆浆是1900多年前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制作的,到目前已经有接近2000年的历史。许多人早上一碗豆浆配油条,再来碗粥或者包子,就能吃得暖和和、美滋滋。

由于豆浆属于豆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和钙,因此许多家长会专门给孩子制作豆浆饮用,甚至每天一碗。然而,最近两则关于豆浆的传言,却引发了许多家长的恐慌,让他们不敢再给孩子喝豆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豆浆没煮开成“毒药”?

之前有这么个案例:王女士一大早给儿子急忙煮了碗豆浆,等他喝完后就急急忙忙送到学校去上课。没想到孩子到校不久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神经紊乱、腹胀难忍的情况。

老师见状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竟然继续把孩子留在学校上课,以为他只是简单的身体不适。随后孩子的情况立即恶化没开始呕吐并休克,老师这时才急忙把孩子送到医院抢救。

残忍的是,孩子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早上还活蹦乱跳的孩子,突然就变成冷冰冰的一具躯体。赶到医院的王女士想不明白,当场抱着孩子哭到崩溃。

经查,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早上那碗豆浆。只是豆浆如何会变成毒药呢?

医生介绍,未煮熟的豆浆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名叫皂甙(也称皂素)。它是一种天然的有毒物质,毒性强烈,突然饮用大量的未煮熟豆浆,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失明等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可怕的是,豆浆中毒的潜伏期非常短,约30分钟就会毒发,新陈代谢较快的儿童中毒后会迅速恶化。王女士的儿子就是因为中毒症状被误认为是腹泻,才耽误了抢救时间。

许多家长喜欢在外面购买生豆浆自己加热,以为豆浆和水一样,沸腾了就是煮熟了,其实豆浆存在一种“假沸现象”。

曾有实验发现,豆浆在80~90度之间就会出现在锅内翻滚地厉害,一种沸腾的现象。其实那只是大豆豆浆中有机物质膨胀,形成大量泡沫而已。如果此时家长停止加热,那么豆浆就是未煮熟的状态,含有大量皂甙。

正确的做法是,在都将出现“沸腾”状态后,转成小火搅拌,打开锅盖继续煮10~15分钟,让有害物质随着水蒸气蒸发掉,最后得到的豆浆才是安全可放心饮用的。

如果宝宝喝豆浆后出现头痛和呼吸阻塞等症状,需要立即去看医生,不要拖延。

多喝豆浆导致性早熟?

育姐在逛论坛时,看到一位妈妈发帖,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家孩子检查出骨龄超前,都是自己天天给娃灌豆浆害的。(注意她只说医生判断骨龄,没说医生表示是豆浆害了孩子)

底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纷纷表示:什么?!豆浆会导致性早熟吗?那我还天天给孩子喝呢!再也不敢给孩子喝了。

其实豆浆导致性早熟,这是流传已久的一种谣言。没错,喝豆浆根本不会导致性早熟!发帖的妈妈这番话不知道吓唬了多少“不明真相”的群众,让豆浆背了黑锅。

其实导致性早熟的原因有不少,食物仅仅是其中一种。据悉男生受疾病影响导致的性早熟概率达到50%;由于未知原因导致的性早熟,即医学上所称的“特发性性早熟”在女孩中的发病率占到90~95%!

回到豆浆,之所以会有“豆浆导致性早熟”的传言出现,是因为大豆中存在大豆异黄酮。虽然这种物质具有类似雌激素的结构,与雌激素受体有亲和力,因此被起了个“植物雌激素”这种容易混淆的名字,但它并不是雌激素,和人体内发挥作用的雌激素是两种物质。

普通豆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一般不到0.2‰,加水稀释后大豆异黄酮含量更少。含量低效果差,你让它怎么引发孩子性早熟?

拓展阅读:

还有一个传言:豆浆不能和鸡蛋一起吃,否则蛋白中的粘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流失营养。

其实这点从原理上说没错,但不够全面。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遇热不稳定,加工成豆浆过程中,经煮沸加热8分钟即可被破坏85%以上。剩下来的一小部分活性也变得较低,不足以干扰到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

此外,即便豆浆没被加热充分,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也是先影响豆浆中的蛋白质消化,鸡蛋排不上号。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