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or跟随者 不存在绝对的优与劣

在孩子之间的相处当中,似乎存在领导与跟随的两种身份。家长会主观、片面的对这两种类型下结论,并且担心孩子不够优秀。事实上,孩子具有多种身份,他可能在某个方面是领导者、在其它方面属于跟随者,而这两者并没有绝对得好或不好。

性格大方的孩子往往趋向于在游乐场、操场或教室里发展出自己的团队伙伴,这些孩子往往被定义为一种类型。然而,临床心理学家麦克马克认为并非如此,领导者与跟随者并不总是对立的两极。

没有单一的绝对性

“有的孩子兼具这两种类型,并且混合得很协调。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是优秀的领导者,但也会是一个很棒的跟随者。”

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父母的认同,有家长就提到,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属于出色的领导者,但当涉及到学校活动时,就很可能变成团队中的跟随者。也有父母提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时偏向于跟随者,但是回到家,身为家里的大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又很好得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孩子的这些特征来自于遗传因素还是环境所致?专家表示答案很难界定,也许只能说各占50%。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被评价为领导者或跟随者时,也有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领导者就意味着强大、自信、典范;而跟随者则代表害羞、内向。事实上,这并非事实,极可能在孩子的个性当中,同时注入了这两种类型的性格角色。

领导者与跟随者也各分类型

若孩子属于激励型的领导者,则懂得倾听、鼓励、协商,和小伙伴采取积极的方式;如果是霸权主义,那无疑会表现得霸道,不爱听小朋友们的想法。

如果孩子是具有创造意识的跟随者,那么会采取主动的态度;相反,如果是顺从型,那么极可能受自尊心和害羞个性的影响,难免随波逐流。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平衡这类行为?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是父母最易忽视的教育模式。通过在家里的相处,向孩子展现什么是激励型的领导者。与孩子交流、向他们提问,鼓励他们思考,都是帮助孩子提升观念的方式。对于同样一件事,问问孩子如果由他处理的话,会得出怎样不同的结果,如何顾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所有人的利益不受影响。

对于“顺从型的跟随者”,关键在于帮助这类孩子建立自信与自尊意识,同时鼓励他们具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当然还要敢于表达。

父母可以通过邀请孩子做家务,请他为晚餐菜单提些建议的方式,累积他们的自信与被认可度。并且,这也是孩子对自我信任及价值的体现,通过渐渐形成这方面的能力,进而鼓励孩子勇敢做决定,逐步完善他们的创造力及主人公意识。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