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抚养攻击性强的孩子

当孩子在孩童时代起,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那么父母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为孩子构建的成长氛围。如果孩子自小就攻击性很强,那么对他的成长无疑形成负面影响。如何改善孩子的这种心性?如何引领他们走上爱与关怀的善良路线呢?

当父母辛苦抚养长大的孩子变成暴力犯罪分子,是任何人都不愿发生的事情,但这也是人类社会并不罕见的一类现象。尽管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早已致力于这个问题数百年。

如果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长大……

当一个孩子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妈妈在自己还是小女孩时,就习惯了挨打或受虐,酒精几乎是她生活不可获缺的一部分。她对自己的孩子并不好,通常会大喊、大骂,责怪孩子是个无用的东西。而她的伴侣或丈夫-也是孩子的父亲,同样没有担任好一个称职爸爸及丈夫的角色。他也会打孩子,甚至打孩子的妈妈。在小家伙的视觉、听觉里,充斥着这一切。在成长的岁月里,孩子可能会自行过滤所经历的一切,但也有可能受此影响,成长为同样令人不太满意的成年人。

即便步入学校,也未必能从根本上纠正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相反,他会以各种看似叛逆的行为,构筑属于他的世界。那里面,似乎被暴力、打伤、甚至性所填满。

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这样的男孩与女孩并在不少数。当这类孩子聚集在一起,或者他们彼此成为朋友,他们的话题、相处方式、生活目标,以及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无疑表露出各种消极、负面、恶劣的趋势。

让孩子在爱中成长,真的那么难呢?

那么,将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抚养成为与之相反的个性-充满爱心、懂得关怀,其实,也并非是件高深复杂的事情。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来自心理学家杰姆斯普雷斯科特,研究了众多文化并发现暴力程度与对孩子直接影响之间存在的必然关联。

从某种程度而言,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孩子的行为走向。从父母那儿得到关爱、呵护长大的孩子,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显而易见的是,如果父母不给予支持,只知责备的话,起不到帮助的作用。因为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同时并非人人都有一个强大的家庭背景可依靠。所以,在孩子生命最初的时期里,父母的付出与关爱格外重要-妈妈多表现于陪伴、安抚;爸爸偏向于鼓励、培养;父母共同的抚养、支持路线被有效激活。

在平和、冷静,以及对冲突有效管理,不曾发生打骂现象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会发展出恐慌的大脑,同样,这类孩子不会认为但凡出现分歧,就该用打架来解决。

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将影响着他们变成哪一类人群。所以,父母为孩子构建安全、幸福、被重视的氛围,他的个性当中也将充满更多得快乐、善良、坚强与爱,而这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