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太贵妈妈整夜失眠,凭什么养个孩子这么费钱?

有个妈妈算过一笔账,是关于孩子的假期费用清单,单子上写道:

旅游:塞班岛四日五晚游16797元,

全托班:3250~4850元,

兴趣班:写作1350元,少儿英语2800元,

游泳班:2200元,

共计:27797元。

短短2个月假期,就是将近3万块的开销。

育姐最近也总是听到闺蜜抱怨:自从生了孩子,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孩子他爸月薪2万,年底了几乎没怎么攒到钱,全花孩子身上了。去掉衣食住行,各种补习班、培训班简直是台人民币碎纸机!眼看又要报寒假班了,这不都连续失眠好几天了!

的确是这样,多少家庭为了培养孩子,哪怕平日里买个菜都要斤斤计较,却在“斥巨资”报补习班的时候,一点都不心慈手软。

记得育姐上学的时候,培训班还没这么泛滥,出国旅游也并没有成为放假的标配。但为什么,现在养个孩子这么贵?

怕是除了受到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进步影响之外,更多的还是与中式家庭的养娃方式有关

把太多期望放在孩子身上

听到一位妈妈说:给孩子花钱上补习班,就像买彩票,虽然买了不一定会中,但不买又怕错过中奖的机会,而且要买的越多越好,这样几率会更大。

真的很形象了。

家长们坚信,学习是孩子出头的唯一一根稻草,花钱补课不一定成绩就会变好,但是不补就一定不会好。

为人父母,总是爱操心,放不下孩子的未来,把太多的期望压在了孩子身上,认为孩子就是世界的中心,也总想以各种方式来让孩子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成长。

从怀孕到出生,从上学到培训班,从工作到成家,父母对孩子倾注了多少时间、金钱、精力的成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担心孩子成绩差,怕他不能全面均衡发展,怕他养成不好的习惯,怕他吃得不好穿得不暖。

这份期待里,既有对孩子发展的期待,潜意识里又有对孩子回报自己的期待

这样的期待,让父母格外疲惫,孩子们也无比辛苦。即便如此,父母也丝毫不敢松懈,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上补习班。

我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妈妈用给孩子报班学习的钱给自己买了一个LV,网友妈妈纷纷表示敬佩,因为这份潇洒,她们做不到。

现在的家长,不是不愿意坦然面对孩子的未来,而是不敢

他们怕一旦放手,孩子就没法成为独立自主、幸福快乐的人,没法承担自己的未来。于是,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也正是在这样疯狂的投资过程中,家长才会感到心安理得,会觉得孩子的未来有了着落。

而教育的路上,钱不是万能的。大多数父母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才会想到用钱来解决问题。

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

表妹在一所私立幼儿园做幼师,工作以来,给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现在的孩子太有钱了!

阿迪耐克什么的已经被淘汰了,表妹班上的孩子,穿GUCCI和阿玛尼的大有人在

不得不说,和这些孩子比起来,育姐真的……好穷。

有钱富养自然是没毛病的,谁不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呢?但是,不能让孩子产生有钱就是任性的优越感。用平常心去看待金钱,这样的教育才更为提倡。

同时,问题也来了。

有富有,自然有贫穷,多数家庭无法负担得起孩子穿阿玛尼。可悲的是,这些经济能力一般的家庭,也不乏富养的情况。甚至这些家长,在无法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后,还会产生一种“负罪感”与“自卑感”

当身边的父母都带着孩子出国旅游,而自己却没有能力提供孩子的国际旅行;

当别的孩子都在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自己却不能负担得起孩子的兴趣爱好;

当看到其他孩子穿着名牌奢侈品牌,自家的孩子还在穿几十块一件的“地摊货”;

当别的孩子在花园别墅开生日派对,而自己只能给孩子去麦当劳办生日宴会……

这种自卑感无所遁形,无法给孩子更好生活的负罪感如影随形。

爱孩子没错,但育姐一直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一种病态的价值观

因为相信不能穷到孩子,所以打肿脸充胖子,为孩子提供超出家庭负荷的生活,这是溺爱。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给孩子灌输了错误的金钱观,让养娃成本越来越高。

而一旦高消费的模式被打开,虚荣心膨胀开来,孩子很难回归到正常的消费水平。选择与经济能力相匹配的教育方式,同时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是正解。

家长之间无尽的攀比

很多家庭中都有两个小孩,一个是自家的小孩,一个是“别人家”的小孩

别人家的孩子在学钢琴啊,我们要不要也去学?

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考满分啊,我们为什么考不了?

别人家的孩子2岁就会说英文了,在哪报的班啊?

别人家的小孩总是出现在每一次考试考砸以后,出现在作业没写完的时候,出现在不听话的时候……

张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家长的胜负心和攀比欲,在有了孩子以后被无限地放大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在把自己的胜负欲凌驾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家长的教育方式就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这样的家长,没有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甚至连自己的立场和行为准则都没有,满脑子都在跟着别人家的孩子走,细思极恐

育姐也很支持在家庭能力负担得起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凡事都有相对性,劳心劳肺、累人累己的教育模式,咱们最好不要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孩子因为不想上补习班离家出走,妈妈找到了孩子气得在街边大哭:借钱给你上补习班,没有学问怎么能行?

既现实又悲哀,在这样的高压下,孩子和父母都无快乐可言。

或许,大家从没有认真想过,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适合的,永远比随波逐流要幸福。而这份适合,不是钱可以砸出来的。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