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送礼物也有大学问

如果父母满怀希望的将礼物盒送到孩子面前,可他却连笑脸都没有,只是机械得打开、说谢谢,父母会失望。但是,在失望的同时,是否思考过为何会出现这种场面?国外针对圣诞进行了相关的统计。中国的父母们也不妨想想,孩子的礼物占据了多少家庭空间?

对于这个圣诞节、以及紧接着的各个节日,再回顾临近尾声的这一年,多少父母计算过,送了孩子多少礼物?根据早前的一项研究,澳洲父母对于孩子的节日礼物花费,大约是235.18美元。

国外家庭的礼物,遵循三项规则

然而,美国与澳大利亚不断增长的趋势显示,父母在为孩子准备礼物、玩具的时候,懂得适当得“收手”,有的父母则遵循“三项礼物规则”。在很多家庭里,孩子依然会向圣诞老人写自己的愿望清单,但是,仅仅包括三个项目:“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的新年新衣、他们的阅读书籍”。

事实上,每位父母对于家庭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拥有自己的立场和理由,但是有的家长选择执行这样的礼物方式,其原因包括了宗教因素(三项仿真礼品:黄金、乳香和婴儿耶酥没药)。也许是由于经济的限制,也许是由于父母希望以此教育孩子更多关于这个节日的信息与意义。

礼物的意义、质量重于它的形式、数量

来自悉尼的一位母亲艾丽森弗罗斯特,有两个儿子,年龄分别9岁和11岁。艾丽森表示,她的目的在于当每年的这个时刻来临时,希望教导孩子了解更多的价值所在,“在儿子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会送他们很多的礼物。“然而,现在我们认识到引导他们学习欣赏的重要性:你拥有了什么,它的价值何在,并且思考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那些‘物品’并不意味着一切。”

艾丽森承认这确实存在挑战,“这很难。因为当我们比较同为父母的朋友们为自己孩子准备的一切时,似乎让我们看起来很小气、很廉价。”然而,在年底的节日期间,当房间里、游戏室堆满了孩子的玩具,有的甚至连碰都没碰过时,无疑显示出问题。孩子们似乎都不喜欢放弃自己的东西,但是,如果对此加以限制,并且让他们“二选一”时,他们会渐渐理解到:自己拥有了什么、哪些才更重要。

此外,布里斯班的两个孩子(5岁和6岁)的母亲发现,在节假日期间,大量的礼物已经无法实现它们该有的价值与意义了。当孩子们收到礼物时,会打开、看一眼、放旁边、与送礼的大人说谢谢;然后再开另一个礼物,如机械化的一遍遍重复。他们甚至都不会真正关心礼物盒里装着什么。

这位妈妈提出反思,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对礼物失去兴趣,甚至变成一个程序化的公式呢?也许,一张美丽的卡片、一段写着贴心祝愿和希望的文字、一份发自内心的拥抱和感恩,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的最棒的礼物。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