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佳节话安全:儿童日常安全大盘点

2.坠落:坠地后不能自行搬动患者

家庭里阳台和窗台最好安装坚固、缝隙适中的防护栏,附近不要堆放杂物、摆放桌椅,以免儿童登着攀爬上窗户和阳台。而刚学会爬或走的孩子最好不要离开家长视线范围,无论如何都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家中。对于五岁以下儿童,在沙发、床附近的地面上放置靠垫,其他家具的边角要装上防撞条。

• 如果儿童从很高的地方坠落,应第一时间拨打120电话,不要自行搬动孩子的身体,以免造成对脊柱的二次伤害。

• 如果儿童跌伤后的额角肿了,切忌去揉摸受伤处,以免淤血情况更严重。先冰敷减少水肿,在24小时内在进行热敷。

• 如果孩子后脑勺着地,要特别小心观察。如果孩子频繁呕吐特别是有喷射性呕吐现象,精神变差、倦怠,或者反常地兴奋,表示“头痛”,哭闹不休,都提示可能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必须马上就医。

跌落可能造成骨折,多表现为骨头变形、疼痛,拒绝大人触碰,有些动作无法完成。大一点的孩子可能因害怕到医院打针而撒谎说“不痛”,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身上是否有上述骨折信号。

如果孩子的恒牙、门牙被撞掉,父母可以迅速把脱落的牙齿放回原位,轻轻咬合,立即带孩子去口腔科进行门牙重植。万一牙齿已经落地受到污染,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10秒后放回原位。或者将断牙放在杯子里,用零摄氏度左右的椰汁、牛奶或生理盐水浸泡,然后立即去医院。

3.烧烫:汤水别放在桌边

导致孩子烧伤的原因有误触热水、玩火、玩电。比如厨房桌上有一锅热汤放在桌边上,孩子一伸手把锅推翻,导致被深度烫伤。婴儿烫伤多半与家长照顾不周有关。比如洗澡时,父母图方便先放热水再加凉水,结果忘记试水温,导致孩子被热水烫着。或者孩子玩火、电等危险品,受到烧灼伤。

对于孩子,家长不要让他们进入厨房玩耍,可以买儿童锅灶玩具取代。热水、热汤等要放在桌边里面一点,以免孩子伸手够着酿成事故。

此外,对于婴幼儿,洗澡时父母先用手肘内侧来侧水温,确保温度适中再放孩子进去。如果没有条件把洗澡水一次调好温度应先放凉水,再倒入热水调温。

4.异物吸入:边吃边动最危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异物窒息身亡的儿童就有近三千名。异物吸入分为食管和气管两类,气管异物的后果更严重。常见的异物包括硬币、玩具的小零件、发夹等,食物类则有果冻、口香糖、葡萄、豆类等。如果孩子误吞下尖锐的异物,则可能造成消化道受损出血。

由于婴幼儿习惯用嘴来探索外部世界,对危险物品缺乏识别力,因此,要避免孩子误吞异物,父母首先要把危险物品远离宝宝,锁在抽屉里,或者放在孩子摸不着的柜子上。

五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吃果冻,又大又软的食物要切成小块食用,大一点的宝宝用勺子挖果冻吃,但是不能一整块都吸入。

根据孩子的年龄购买合适的玩具,避开容易被拆卸和吞服的细小配件和玩具。给小婴儿买衣服时最好选择有暗扣、系衣带长度适中的异物,以免纽扣被孩子误吞。

还要强调的是,要避开可能造成意外的场景。不要让孩子养成边吃边动的习惯,坐车、行走时不要吃零食,喂饭时不要让孩子哭、笑。

5.中毒:误服不能马上喝水

孩子误服药物的情况很常见,甚至还有花露水、洗发水、洗衣液、消毒液都可能被孩子误食。

父母要注意把药物等危险物品放置到高处或带锁的抽屉里,家用化学洗剂标上危险标记,平时教育孩子不要触碰。

一旦发觉孩子误服药物或者化学制剂后,千万不要马上让孩子喝水,这不仅不会冲淡药剂,还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尽快带孩子到急诊洗胃催吐,在4~6小时内都有效,去医院时记得带上孩子误服的物品。

6.交通事故:别让孩子独自上路

儿童车祸频发,受害者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小的孩子不懂交通规则,无法对危急情况作出恰当反应。孩子个头矮小,在司机视线里目标也不够明显,而酿成惨剧。

家长不要有侥幸心理,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独自在马路上行走。带孩子外出时不要让孩子在车多、路况差的地方玩耍,对刚会走、跑的孩子一定不要在马路边上撒开他们的手。

开车出行如果带着孩子,要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倒车时要注意孩子是否在车子周围。行车过程中孩子不要将手、头伸出车外,以免发生危险。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