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向孩子提供固定模式却行之无效?

如果孩子太依赖父母,也会对父母提出的固定模式视而不见。每每责备孩子之前,父母们最好想一想,出现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真的仅仅在于孩子吗?在他们稍且年幼的阶段,父母做出引导让他们的性格、个性走上了哪条路,进而反应到孩子的行为中?

多年来,父母说东、孩子偏要向西的局面屡见不鲜。打个比方,父母让他打扫房间,他却一直坐那儿玩游戏。孩子对一系列固定模式的反应令父母大感失望。不管什么原因,孩子们必须习惯处理并负责自己的生活与行为,因为父母不可能永远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一点至关重要。

为何父母会陷入为孩子不停纠正的“陷阱”?

父母常总会不得已帮助孩子完成他们可以独自胜任的事,这几乎成了一种习惯性模式。归其原因,有几下几种:

1.遗憾或内疚。

也许父母经历过离异、失去之类的生活,又或许现在的孩子是领养回来的。父母将内心的遗憾或愧疚的心理弥补在孩子身上,他们将此视为自己的抚养责任。殊不知,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帮助孩子逃避自己的责任。

2.父母的焦虑。

有些父母一旦看到孩子有不舒服的表现时,轻而易举放弃与之“争斗”,生怕为孩子造成丝毫的精神负担,甚至不不惜让孩子错过去体验与实践生活技能的机会。

3.孩子对父母的潜在“训练”。

这通常发生在父母对孩子说“不”,同时要求他们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时,小家伙们通过大哭、抱怨、请求逼父母就范。渐渐得,孩子学会了威胁与恐吓。

五种方式,令固定模式对孩子生效

1.积极的自我对话。

父母不妨问问自己:“我的孩子真正需要些什么?我如何令这样事情发生?”你的回答将极大得影响到自身的行为,以及在与孩子进行挑战的时候做出的反应。告诉自己:“我可以处理好这一切。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并没有影射出我自己。我相信可以鼓励孩子做正确的选择。”积极得观念让父母更好得做自己。

2.分散注意力。

父母不妨通过阅读、散步、谈心等方式调节心情,让思绪停一停,而不是拼命钻牛角尖,却想不出所以然。

3.拥抱孩子的责任。

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并且在任务完成之前,严格对待。提前灌输给孩子相关的理念,对他们的行为选择有更明智的促进作用。

4.给予帮助、指导以及障碍。

如果孩子不知道该从何着手、该怎么做,父母可以参与其中,给他们适当的帮助。但同时,也有必要设置小小的障碍,提升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心态。

5.鼓励孩子做自己。

父母不要将自己的兴趣、喜好强加到孩子身上,尤其在他们年幼的阶段。鼓励孩子开发自我认知,传授给他们责任与义务的概念,分析当中的重要性及关联。父母可以想象孩子的未来,但不要全盘打造。久而久之,孩子会渐渐明白父母为其提供的固定模式是为了引导他们更好得成长。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