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有“恋物情结”,要不要干涉?

你会发现,很多宝宝在入睡前或者需要被安抚的时候,都喜欢抱着一个毯子、一个泰迪熊、妈妈的衣服等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过渡对象”,大约一半左右的宝宝会在6到12个月大的时候产生这种现象。随着宝宝从完全依赖于他人的状态逐步过渡成为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人,那些物品(以下统称为“安抚物”)可以帮助宝宝渡过这个时期。

为什么宝宝会“恋物”呢?

一般而言,宝宝喜欢的安抚物都是闻起来摸起来看起来特别熟悉的物品,它们对于宝宝来说就是自己的家和爸爸妈妈的一个便携的寄托载体,这会让宝宝在独自面对外界陌生的环境或者情形时感到安全和舒适。无论是破旧的毛绒狗,还是“经典”的毯子,再或是丝质的枕头,宝宝们喜欢的这些安抚物通常都是柔软可爱的,拿着它们会让宝宝感觉很舒适。

安抚物对宝宝有什么帮助呢?

在宝宝面临压力或者是过渡时期时,比如宝宝开始上幼儿园、宝宝外出旅行,毛绒小熊和毛毯都可以帮助宝宝自己平静下来。不过,为了降低SIDS(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一岁前请不要让宝宝和毛绒玩具或者是毛毯一起睡。

除了毛毯和毛绒玩具等等,宝宝们喜欢的安抚物有可能会是一些出乎大人意料之外的物品,比如:遥控器、沐浴海绵、积木、妈妈的丝质睡衣、橡皮鸭、衣服上的软缎标签、吸尘器附件、密码锁、编织的地毯、玩具车、梳子等等。通常,宝宝选择任何让自己舒适的物体都是可以的。只要确保物品上没有小的可拆卸部件,因为有可能会造成窒息危险。

宝宝什么时候不再依恋安抚物?

这种依恋可能会在18至24个月大时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减弱。一旦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提高了(例如,当他们开始上幼儿园时),他们就会知道大多数孩子不会一直随身携带毛毯或毛绒玩具,这样他们就会决定不再依恋安抚物。如果宝宝自然地舍弃了安抚物这样当然很好,但是也没有必要让宝宝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强迫他舍弃掉。
不过,如果想让宝宝在某些情况下将安抚物留在家中,比如你们要去门口小公园玩,则可以建议宝宝将安抚物留在家里。宝宝这时可能会有些担忧和犹豫,但是他们最终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同意的。

宝宝可以过分依恋安抚物吗?

在大多数情况下,宝宝并不会过分依恋安抚物。并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有安抚物陪伴,其实并没什么错。很多儿童甚至是成年人,对于他们小时候喜欢的安抚物会有很多记忆。即使你的孩子带着他的安抚物去学校,这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当孩子开始上学时,这种对于安抚物的依恋也会逐渐消失。当然这也有一些例外,如果年龄较大的孩子或者是青少年在压力大的时候仍然非常依恋安抚物,并且在没有人的环境下很难平静下来,那么这可能是人格障碍的征兆。同样的,如果孩子到处携带汽车或玩具火车之类的物体,并且一遍又一遍地痴迷于做一件特定的事情,不理会你,也不与你互动,那可能是自闭症的早期征兆。如果对此有任何的担忧,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获得帮助。

宝宝没有安抚物,正常吗?

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安抚物绝对正常的。大约一半的孩子拥有安抚物,而另一半孩子则没有。这类孩子可能会发现其他疏解压力的方法,例如吮吸拇指,拉扯头发或凝视墙上的特定部位。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拥有安抚物?

如果安抚物对于宝宝来说很重要的话,那么最好提前为可能无法使用安抚物的情形想好对策,例如安抚物需要清洗或者是弄丢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似乎对于安抚物有第六感,即使替换成一个新的,他们仍然可以发现与原来的不同。所以建议从一开始就将几个相同的安抚物轮流替换。例如,可以将一条安全毯切成几块,或者购买多个相同的物品。如果可以的话,引导孩子喜欢上一个方便清洗的安抚物也是很好的。不过不要经常清洗,务必在保持卫生与保持物品特别气味和质地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

如果引导孩子拥有一个安抚物?

通常,孩子会自己去培养起对安抚物的依恋。你可以将你想让孩子依恋的安抚物带去一些新的场所,例如打预防针的时候,这样孩子会因为你在场而将这个依恋物与你联系起来,当你不在的时候,会将这个物品用来抚慰自己。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安抚物并不感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有些孩子会用其他方式来安抚自己。如果孩子拥有几个不同的安抚物,那么孩子可能会将不同的安抚物与特定的情况联系起来。例如,一个要带到公园玩耍,另一个用来陪伴睡觉,安抚物的数量通常最终会减少到一两个。

我们的孩子会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找到不同的自我放松方式。当孩子摆弄安抚物的时候,与我们感到无聊或在社交上感到尴尬而拿起手机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