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床上摔下,家长不同意拍CT,两天后求医生救救孩子

作为家长,最操心且辛苦的就是孩子生病就医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另一方面看着宝宝被病痛折磨心疼不已。

不仅如此,某些医院存在过度治疗,让家长多跑多检查多花钱的情况,因此新闻传播开以后,一些家长对于医院的许多治疗手段的信任度降低。

他们总是希望医生能够贯彻“望闻问切”,搭个脉、瞅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毛病,无论是内伤还是外伤。即便医生提出了正常范围内的检查,家长们还是抱着疑心,非常抗拒。

广东某医院里,一对夫妻抱着孩子冲到急诊室,拉着一位医生,用几近下跪的姿势,拉扯医生的白大褂,求医生赶紧救救他们的孩子。

这一幕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两天前……曾先生的孩子只有3个月大,夫妻两来广东打工,虽然在厂里每天工作都很辛苦,不过工资不高,生了孩子之后,妻子要照顾孩子辞职,家里状况更是吃紧。

两天前妻子一如往常在家里看娃,眼看宝宝睡了,妻子便打算出门买菜。大概二十分钟后,妻子回家,一进卧室就看到宝宝躺在地上哭,眼泪鼻涕一大把,显然已经哭了好一会。妻子冲上去把孩子抱起来,孩子看到妈妈回来哭得更大声了,不过随即在安抚下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曾先生的妻子才发现孩子的头上肿了一个包,显然是从床上摔下来时造成的。不过孩子好像没有什么不适,于是妻子晚上等到曾先生回来才商量,是否要带孩子去医院。

讨论一番后,两个人到医院挂了个号。医生听完孩子的情况后,询问了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从多高的床上掉下来的,当时有人在看见孩子摔哪了吗,孩子摔下来以后是懵了昏迷还是意识清醒地大哭。

由于事发时夫妻两都不在,这些问题很难回答,于是医生建议给孩子拍个CT。

只是这个建议让夫妻两有点不满,一方面孩子头上虽然起了个包,但精神还不错;另一方面家里不能花没必要的钱,医生有点像为了给医院“营收”,故意多增加这个步骤的。

两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最后还是先抱着孩子回了家,用热毛巾给孩子敷肿块,晚上孩子安稳地睡着了。

第二天孩子上午还能吃能玩,午睡后却发现孩子怎么叫都叫不醒,好像是昏迷一般。两人吓坏了,抱起孩子就往医院的急诊科闯,才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医生检查一番后,根据夫妻两说的孩子从床上摔下的事实,判断孩子可能是颅内出血。夫妻两听完不敢相信,孩子上次从医院回来后的表现都很正常,为什么会颅内出血呢?是不是头上那个大包导致的?

医生也来不及多解释,只告诉他们这属于“迟发性颅内出血”,情况紧急不能耽搁,便先给孩子做急救和治疗去了。

所幸孩子最终化险为安,夫妻两悬着的心才稍微能放下。医生对夫妻两详细地解释起情况,不客气地指出他们实在犯了太多措。

第一点:虽然宝宝才三个月大,但是这不代表他就会在床上安安稳稳地待着。家长没必要为了买菜串门这样的事情,而把孩子置于无人看管的危险境地。因此永远不要把婴幼儿单独留在家,并且要尽早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点:发现孩子摔下后,家长不要立即把孩子抱起因此你粗暴着急的举动可能反而会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正确做法是观察几秒,如果孩子只是大哭,没有出血、无法控制身体或者不能动、脸色变黑或者变白、呕吐的话,家长再轻轻托起头部,另一只手抬起屁股,抱到床上安抚。也可以让孩子趴在你的胸膛上,抚摸后背轻轻安抚他。

第三点:宝宝摔伤、砸伤、撞伤,尤其是头部,即便他没有出现异常状况,也不能掉以轻心。有些患儿经过CT检查后才会发现少量的颅内出血,有些患儿则是“迟发性颅内出血”,即一开始表现正常,在摔伤后24~72小时后却出现了紧急的出血表现。

因此家长发现孩子摔伤后,最好还是拍个CT看看,虽然要花钱,但是能安心,如果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颅内异常,则便于治疗,如果没有也图个安心。

虽说拍CT的确有辐射影响,但是偶尔一次对孩子来说还是很安全的,为了检查病情,保护将来的安全,拍一次CT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四点:某些医生会建议给孩子冷敷脑袋上“摔出来的包”,实际上这是细小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血肿,只在头皮部位,无需过度担心,但也不可以随意揉掐按动。

目前国际上对于受伤(挫伤、扭伤、碰伤、韧带撕裂伤、肌肉和软组织伤等)后造成的肿块,应该先在48小时以内用冰袋敷,减少流向伤处的血流,使得出血和肿胀情况得到缓解与控制,之后再热敷。

相反地,如果一开始就热敷,反而会加快血液流向伤口,是伤处肿胀疼痛加剧,血肿难以被吸收,延缓恢复过程。

注意:冷敷指的是每1~2小时用冰袋敷10~20分钟,不能让冰袋直接和皮肤接触,而是要通过毛巾纱布等隔开传递温度。当伤处的肿胀开始消褪,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愈合减少伤痛,松弛肌肉。

如果你是患儿家长,你愿意为这个原因做CT吗?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