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是开了个玩笑”因为被纵容,玩笑变成了校园霸凌

一直想聊聊校园霸凌的话题。

谈到孩子,总是会用纯洁、天真等字眼来形容他们。但往往善与恶从来都是相伴存在的。我们看不到的黑暗角落,校园霸凌并不遥远,孩子们成为了施暴者,也成为了受害者。

01

最近深受关注的甘肃八岁女童被殴打事件,时隔一个月之后再次发酵。关于这个事件,叮当妈听到了两个版本:

第一个:女孩拿了班级中两个男孩的橡皮,并且欠了一元钱没有归还,两个男孩便将扫帚戳进女孩下体,狠狠殴打女孩。

第二个:老师怀疑女孩偷了自己的口红,在一番审问后决定惩罚女孩,于是将女孩带到教室,让班级中七八岁的学生殴打女孩,任由他们用教鞭戳进女孩的下体。

女孩血流不止得回到家,秋裤都被染成了红色,血水顺着大腿往下流,一直灌进鞋子里。手术之后阴道深处仍有多处伤口,最深的根本无法缝合。医生说,不能确定女孩是否还具有生育能力。

现在真相仍在调查中,该校校长已经被免职。但涉案男孩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男孩的家长也并未进行赔偿,甚至没有站出来说一句对不起。目前,肇事老师是否被处分未知。

毁灭一个人,就是这么简单。

时间流逝,伤疤会愈合,但心理伤疤永远不会被抹去。那些施暴的孩子们,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也才七八岁,如果是被老师教唆而犯错,那么于他们而言,这样伤害一个女孩子是不是等于“开了个玩笑”?

02

在等待案件真相之余,叮当妈更关注的是校园霸凌这四个字。

去年有一部电影叫《悲伤逆流成河》,讲述的就是校园霸凌事件。

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从小与妈妈相依为命,因为妈妈的不正当职业,让她活在同学们的冷眼之下。

一次意外,让女主被误认为是凶手,于是谣言满天飞,越来越多的同学嘲笑她,辱骂她,甚至对她做各种恶作剧。

最后,女主选择跳河自杀。

直到她死的时候,同学们仍然保持着看笑话的心态,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开玩笑,女主的死和自己并没有任何关系。

是的,他们并没有用刀直接插进女主心脏,但冷言冷语之下的校园暴力往往最为致命。他们的每一声指责与嘲笑,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等到悲剧酿成,施暴者用一句“玩笑而已”轻描淡写地略过,不会受到惩罚,也没有任何愧疚与不安,真的很令人绝望。

03

这个世界上最不负责任的东西就是玩笑。你可知道玩笑的代价有多大?

悲哀的是,熊孩子开玩笑,熊家长纵容孩子的玩笑。

日本有一个惨绝人寰的恶性青少年犯罪案件——绫濑水泥杀人案。真的很人神共愤,这个案件当时震惊了整个日本。

1989年,17岁的高中女生古田顺子失踪,后来发现她的遗体被水泥密封在了油桶中。而凶手是同为高中生的四名男生,年龄在16~18岁之间。他们将古田顺子监禁了整整41日,对她进行强奸、殴打、焚烧等暴力行为,最后折磨致死。

这41天,古田顺子一直被拘禁在其中一个高中生家中的二楼,这个男生的妈妈几度在家中看见古田顺子,当言语劝解无果后,并没有过多干涉自己儿子的行为。

二楼上传来各种虐待的声音、哀求的声音,但男生的家人最后却选择了充耳不闻。

他们说,怕自己的孩子发飙。他们选择了纵容。

简直可恨,自己的孩子能变成杀人犯,家长心里没点数吗?从孩子第一次对同学“开玩笑”、“恶作剧”的时候,家长不及时教育,反而采取容忍甚至默许的态度,让孩子一点点走向罪恶的深渊。

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当校园霸凌出现的时候,每一个施暴者的家长都难辞其咎。正如甘肃女童的案件,那几个不曾出来表态与赔偿的家长,何尝不是早早地给孩子种下了罪恶的因,才导致这样的果?

04

纵观校园霸凌事件,叮当妈发现很多类似案件的受害者,大多出生在不太幸福的原生家庭中。

甘肃这个被欺负的女孩家庭背景很复杂:妈妈生下她就离开了,爸爸有智力问题,出走以后也没有再回来。《悲伤逆流成河》的女主也是,原生家庭并不完整。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很容易走向极端:被欺负和欺负人,他们的心理更容易不健全。

“她没有爸爸!”

“她爸爸是小偷!”

“她家里是捡破烂的!”

……

类似的“童言无忌”,真的听了太多太多了。

有的时候说者无意,毕竟真的太小了,是非对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但听者有心,因为他们说的不管是不是事实,自己都是被群起而攻之的对象,伴随而来的将是更深一步的暴力和心灵虐待。

或许那个熊孩子只是把写着“猪头”字样的纸条贴在了她的背后,或许另一个熊孩子只是在她的杯子里放了一点粉笔灰,又或许有个孩子恶搞把口香糖黏在她的头发上……

这些在自己家长眼里看来无比微不足道的事,可以用玩笑一语带过的事,实际上却无形中助长了校园霸凌的气焰。

孩子淘气可能没错,但家长“淘气”就是罪不可赦。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公众帐号
育儿网
以心交流,用爱育儿

图说

今日论坛热帖